开云官方入口

开云官方入口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2363457     13957945754

开云官方入口

开云官方入口
当前位置: 开云 > 德育视窗 > 艺体天地

外语专业是否已经穷途末路?(二)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2-13 15:57

  很多人都喜欢将外语的没落归结为是时代潮流所致。这种说法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年的“入世”前后,正好对应了外语最火热的几十年,现在时代红利已过,自然该凉的凉,该走的走。不过这种说法其实过于片面,因为中国外语院校最早可溯源至清末的京师同文馆,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以及洋务人才。后来的中国也在延安时期就设立了俄文大队(北外前身),建国后更是陆续创立了好几所外语专门院校,如果一定要对应潮流,那么也应该从世纪末就开始对应,只要我们向西方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还没有结束,那么外语所对应的时代潮流也依然不会终止。

  所以外语院校整体坠落的真实原因,至少是根本原因或许并不在此。通过和其他人的探讨,我觉得至少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举个例子,现在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大学估计在1000所左右,开设日语的大学也超过了500所,而且很多大学一开就是好几个班,采取的形式也并非像北外或北大那样的小班教学,一个班不是十几人而是几十人。但社会上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外语人才吗?这或许直接导致了现在外语人才的供过于求。

  此外,得益于国家对英语的高度重视,新生代小孩的英语能力普遍很高,无论书面还是口语交流什么的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很多场合都不再需要英语专业人才,而大语种的英语尚且如此,就更别谈其他小语种了。

  自从改革开放、外企纷纷进入中国以来,外企的收入就一直碾压央国企及政府机构,两千年左右,普通国企月工资可能只有几百,但外企普遍在好几千甚至上万,但随着阿里、腾讯、华为、字节等大厂的崛起,码农的收入水准便一路高歌猛进,直接对标全球,一些创业型公司如果算上股权激励,几年内达到财富自由也并非没有可能。此外央国企的整体待遇也迅速上扬,在月薪方面开始不次于外企,但如果算上一些隐形福利和稳定性,甚至开始反向碾压外企。

  此外,随着中国生产成本的高企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打压和脱钩断链,为数不少的外企开始缩减在华业务,甚至是加速撤离中国。这直接导致外企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迅速下降。

  机翻能力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以ChatGPT、Deepl、谷歌翻译等为代表的机器翻译给传统翻译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部分语种,尤其是中英、英法、英西之间,机器翻译的质量甚至能完虐部分优秀的外专毕业生。当然机器翻译的质量并不完美,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后期其实还是需要人来修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不少翻译需求的要求其实很低,甚至是只需要大致看懂即可,所以机翻可以说直接干翻了很多低端层次的翻译。尤其令人感到悲伤的时,在翻译整体需求中,这种要求很低的低端需求却偏偏占据了最大一部分比例。

  不过学外语其实并不等于做翻译,哪怕是在北外这样的学校,一个专业的几十人里,毕业后真正从事翻译的人也绝对屈指可数,大部分还是在把外语当工具使用。但社会上的很多人限于有限的认知,却习惯性认为外语专业毕业只能做翻译,将外语和翻译直接画上了等号。这种认知就好像你学会中文就一定能当作家一样,显然将翻译看的太过简单了。但无论如何,结果却依然没变,即认为机器翻译的崛起会彻底取代外语专业。这种认知非常无知但却十分强大。

  外语属于文科,其实文科类的专业整体而言都没有什么太高的壁垒可言,在欧美,文科类专业即使你读到博士,其实靠本专业也很难找到很好的工作外语专业是否已经穷途末路?(二),文科更多靠的还是上下游的资源,有想了解的可以看看北外前副教授乔木在美国的博文。而中国社会在这方面迟早会接近美国,尤其是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在抖音上的大肆宣传,让社会上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共情。不过对于张老师所大力推荐的法学、汉语言文学,如果不是方便考公,其实是最没门槛的专业,小语种其实相对于这样的专业而言,门槛绝对要高好几倍。不过整体来说,只要是文科类专业,哪怕你是清华北大,毕业后的差别都不会很大,都很容易被人突破门槛轻松破门而入。

  当然如果你真有能力其实本科学外语,以后去做财务进四大、学经济进投行、或者是直接转型码农也完全没有问题,门槛挡住的只是庸人。我认识的好几个小语种同学现在就在美国的微软做码农赚高薪。当当网女总裁俞渝当初学的是英语,但是后来也在美国做的是投行。

  小时候经常听说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大学生整体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之际,更好就业的理工科无疑具备更大的诱惑力,无论什么时代,吃饱饭是第一位的。

  关于北外,我其实想说很多,因为北外是外语第一名校,在之前,哪怕是前几年,都是独一档的存在,不是上外所能比拟,更不是别的双非所能比拟。所以哪怕是整体行业再不景气,也不应该太影响到北外才对。但终究再厚的家底也终究还是被各种骚操作给不断打败,招录分数和名次的断崖式下跌,受整体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绝对不可能太大,深究起来更多的其实还是自身的原因,不过我可能也不能说太多,如果学校领导层能看到,哪怕觉得我说的是谬论,也可以适当看看。

  北外的校园很小,长期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小而精,每年招生人数长期都维持在700-800左右,以2010年为例,北外共录取本科生也才882人,硕士研究生666人,博士生88人;但到2019年,录取本科生数量却达到了惊人的1421人,硕士生更是达到了1030名,博士生达到了104名,本科和硕士都出现了大比例扩招的现象;在2022年,本科生招收数量继续上涨达到了1506名,2023年基本维持不变,但硕士生招收名额居然大幅超过了本科生,达到了2330名,博士生120名。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22年的12年间,北外本科生扩招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0%,硕士生扩招比例更是达到了250%;如果北外是一块金子,那么,很显然现在学生的含金量相较于以前下降了很多。

  北外最大的骚操作就是放弃了原有的精英培养理念,转而大比例扩招,不自觉地从精英大学向普众大学转型。而胡乱增开的一些并不具备优势的专业,是否和招生分数线的下降也有所关联呢?如果没有信心和实力将某一专业办到全国前几名,其实新专业的开设还是应该谨慎一点的,否则真的会影响到整体的招生成绩,甚至是砸了牌子。清华就裁撤掉了会计专业,北航也裁掉了好几门专业。

  以前北外英语有许国璋、王佐良、周珏良、大卫柯鲁克、薄冰、陈琳等,俄语有王福祥、阿语有纳忠、日语有严安生,都是相关专业的全国泰斗级人物,即使是后起之秀的何其莘也曾靠着新概念在国内大出风头,但现在呢?感觉能在全国打响招牌的大师级人物已经越来越少,很难和之前相媲美。

  北外是1996年第一批入选211建设的高校,相比于中央财经大学(2005)、中国政法大学(2005)这些靠补录最后闯关的211大学,显然要硬气很多,如果说之前的入选985多少有点强人所难(针对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大学),没有入选2017年开始筹划的“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名单,仅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则多少让人感到意难平。

  因为中国的大学实在太多,哪怕211都有100来所,普通人并不具备如何来鉴别这些学校,211,985就是他们用来区分学校好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进入学校越少的指标越具备含金量,如果北外能入选双一流A类的36所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弥补非985的缺陷的,但是事实却并没有入选。所以不太懂学校当时是怎么操作的?从2017年筹建开始到2022年名单公布足足有5年的时间,其实有足够的时间去运作和争取。

  校长可以说是学校的门面,在北外当了10年的校长,后来接力的王福祥、程乃芳也在当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后来的郝平(后担任北大校长)、陈雨露(后担任央行副行长)也都比较有知名度,但之后却走马灯似的连换了好几位校长,频繁换帅是否也导致学校错过了关键的发展和转型期呢?

  北外在整体宣传上感觉严重不足,在对外公开宣传上也不太在意,之前看过一则北外和黑龙江大学去延安参加活动的报道,无论是照片上还是文字上都将黑龙江放在了前面。黑大是什么档次,北外又是什么档次?如果是人大去延安,会同意这种骚操作吗?难道张雪峰老师经常说的齐齐哈尔大学和北外同台,也要将齐齐哈尔放在北外前面吗?这种疏忽或者无所谓实在让人想不通!

  北外的硬件自然和以前相比有较大进步,但相距其他学校差距依然很大,尤其,北外的食堂真是一如既往的难吃又昂贵!十几年了一点都没变,这个真可谓是北外“特色”了。

  如果北外在专业设置上能够紧跟时代,面对小语种同学大比例开设双学位是不是也会更好一点呢?只要有余力且想学就应该尽量满足,哪怕是法学,经济学这类专业,至少方便他们考公,不会因为条件所限而连报考资格都不具备。此外,加强与大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是不是也会更好一点?

  我不是专家,也不想说的太深,只能是抛砖引玉,毕竟今年的北外分数下滑之巨,堪称震古烁今,如果再不重视,再不改变,北外危矣!!

  最后,真的奉劝不要再扩招了,而且最好能裁撤掉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专业。有些学校选择了“大”,但北外适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