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入口

开云官方入口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2363457     13957945754

开云官方入口

开云官方入口
当前位置: 开云 > 教学科研 > 师生交流

周末推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热门!网飞极限生存大片展现震撼人心的道德抉择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1-26 12:09

  原标题:周末推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热门!网飞极限生存大片,展现震撼人心的道德抉择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最近,有部西班牙语电影刚上流媒体两个星期,就异军突起,成为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就是之前的“最佳外语片”)的超级热门。

  这就是由J·A·巴亚纳(《孤堡惊情》《海啸奇迹》《侏罗纪世界2》)执导的真实事件改编灾难生存片《绝境盟约》。

  西班牙名导J·A·巴亚纳以恐怖片《孤堡惊情》打响名声,以催泪灾难片《海啸奇迹》证明了自己执掌商业大片的控制力。在赴好莱坞执导的《侏罗纪世界2》票房大爆后,巴亚纳接受网飞邀约,以《绝境盟约》回归母语电影。

  这部《绝境盟约》是不折不扣的大片,预算超过6000万欧元,是史上成本最高的西班牙语电影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排得上号的非英语大片。也正因如此,《绝境盟约》作为非好莱坞商业电影,有幸成为202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片,足以证明业界的极高期待。

  影片在在1月4日登陆网飞之前,就收获了欧洲电影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化妆及发型设计两个奖,并以横扫千钧之势揽下西班牙学院奖“戈雅奖”的十三项提名。上线后,《绝境盟约》的热度迅速如火箭般蹿升,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就跻身网飞非英语片播放量历史前十之列。

  影片目前声望一路上涨。烂番茄90%新鲜度,MTC71分,媒体反响良好;IMDB7.9分,Letterboxd4.1/5,两平台的观众评分均已十分接近TOP250榜单的入榜线。

  《绝境盟约》所获的赞誉,主要在其高度精良的制作水平、老练娴熟的类型技巧和沉重深邃的道德主题方面。

  要知道,影片改编自1972年的乌拉圭空军571航班坠机事件。这是继1976年的墨西哥电影《残酷的生存》和1993年美国电影《天劫余生》之后,同一事故第三次被改编成剧情片。所以《绝境盟约》的故事并不新鲜。能获得一致好评,更加难得。

  乌拉圭空军571号航班是一架从乌拉圭飞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包机,该航班载有4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其中包括“老基督徒”橄榄球俱乐部的19名成员,以及他们的家人、支持者和朋友。

  飞机于1972年10月13日因副驾驶操作失误在海拔3570米的安第斯山脉坠毁,十余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当场死亡。

  随后几天,搜救飞机多次飞越坠机现场,但未能看到雪中的白色机身。经过八天的搜索后,搜索工作被取消。之后,幸存者遭受了寒冷、饥饿和雪崩等煎熬苦难,又陆续导致13人死亡。剩下的乘客只能靠吃同伴的尸体维生,并寻找获救的出路。

  随着春末天气好转,两名幸存者Nando和Roberto决意向西徒步求救,历经10天的翻山越岭后,两人进入智利国境。1972年12月23日,总计16名幸存者获救。这次空难和72天后16人生还的事件被称为“安第斯灾难”和“安第斯奇迹”,轰动世界。

  虽然《绝境盟约》和1993年好莱坞版本的《天劫余生》改编自不同版本的纪实书籍,但由于几十年来,当事人回忆的细节已经足够详细真切,所以两部电影的情节点也几乎没差异。只不过《绝境盟约》增加了上机之前和被救之后“一头一尾”的两段情节,前者丰满了人物的背景信息,后者使得故事有一个“劫后余生”的抒情环节。

  说到这个生存故事的情感爆点,必然是个体的生存意志和受难者之间既有互助、又有观念冲突的患难关系。

  在遵循九十年代好莱坞灾难片典型法则的《天劫余生》中,这些元素也并未缺席,既有对求生目标的执着坚韧,也有对角色之间互相支撑的兄弟情义进行触动人心的描绘,至于讨论“是否要吃人肉求生”的道德抉择,自然也不会缺席。

  由于故事本身的传奇性就已经很足,《天劫余生》也不需要费多大的创作工夫,就足以带给一般观众震悚、感动、沉重的观影体验。

  但现在回看,这部用讲英语的美国演员演乌拉圭人,带着九十年代好莱坞典型戏剧化色彩、画幅狭小(1.85: 1)、模式化明显的“美国大片”,已显得相当平庸,失真感很强。而无论是角色的切身情感,还是信仰主题表现出来的精神分量,也都显得浮于表面、轻飘飘。

  《绝境盟约》在力度上远远压倒《天劫余生》的因素,在于其全方位升级的制作质量和导演意识。

  《天劫余生》固然在当时也代表了好莱坞的平均水准,但三十年来数字摄影等技术手段的进步、视听美学观念和表演体系的变迁、类型电影作者意识的增强,世界主流类型电影从许多方面都和1993年的形态拉开了很大差异。

  作为一部既是扣人心弦的灾难求生电影,又是顶级工业制作的类型大片,《绝境盟约》在对真实历史背景的忠实还原方面,在角色塑造和整体风格的写实、厚重方面,在摄影、剪辑、服化道、音效、视觉特效制作的考究、工整、精确方面,都达到了堪与好莱坞顶级制作比肩的一流水平。

  比如技术部门细致工作带来的写实感,飞机事故和雪崩段落的逼真视效和表现力十足的混音;

  比如剪辑和摄影极具节奏和构图设计意识的美感大爆发,比如俯拍远景和地面戏之间张弛有度的景别变化和雪地中许多美到令人窒息的偏心构图;

  抑或是2.55: 1的超级宽银幕下雪山外景带来的堪比史诗巨片的壮阔感,都体现了很高标准的类型片美学。

  不过技术和视听语言只是手段,《绝境盟约》最动人的,肯定是勇气、友谊和道德困局、负罪感纠缠的精神核心。极限状态下人类的求生意志和战友之间守望相助的友谊感动人心,而为了生存不得不吃掉同伴尸体的道德和信仰拷问则更加震撼。

  为放大电影的精神力量,《绝境盟约》有两大叙事创举,一是让最后一名死者Numa成为第一主角,并担任“幽灵旁白”;二是加强宗教主题。

  两方面放在一起说,Numa旁白,来自死者的回声和生者的面庞交织在一起,表明一种死生缠绕交织的沉重关联——活下来的人不是赢得了和死者的“生存竞赛”,而是背负着死者施加给他们的遗产,一种爱和罪责的矛盾结合。

  影片开头在乌拉圭的“角色亮相”环节中,天主教堂里讲述着沙漠里撒旦对饥饿耶稣的诱惑:“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说,人活 ,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而Numa以虔诚、正派的年轻天主教徒形象出场,寥寥两三场戏,就给电影带来温暖、沉稳的安定之锚。

  而在随后飞机坠落,电影进入雪山坠毁地的“主舞台”之后,Numa也牵动了观众最大程度的共情,他的信仰危机,他的友爱之心,他的坚强毅力,都闪闪发光。在因腿部受伤患败血症死去之后,朋友们从他手中得到了写着“没有爱比为朋友而死更伟大”的纸条。出自《约翰福音》的这句圣经摘选,再次强化了他深沉的宗教情感和对朋友的广博之爱。

  当然,形象鲜明、具有感染力的角色不止Numa一个,但正因《绝境盟约》有了深重肃穆的天主教主题,又有了灵魂角色的统领,才能刻画出如此情感丰满、宛若浮雕般的角色群像。

  最后,说到《绝境盟约》作为一部西班牙语重工业类型片,为何居然能达到媲美好莱坞一线的成熟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流媒体面向广大拉丁市场的策略,另一方面是好莱坞有一批业务非常精良的拉丁裔电影人回流母语电影,外因内因双重哺育,才能催生《绝境盟约》这样的项目。

  不过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片外插曲,是乌拉圭参议员、前经济和财政部长马里奥·贝加拉在看完《绝境盟约》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影感想:这部史诗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出身于乌拉圭富裕阶层的年轻人。这个故事令人感动,但确实容易让人敏锐地察觉到某种阶级意识。

  他说这话不太像是有意褒贬《绝境盟约》,因为在末尾还补充了“社会不该因阶级差异产生仇恨和裂痕”的良好愿望,整段话只是对他个人敏感观察的一种客观陈述。

  但贝加拉的推文仍然激起舆论大战,有人认为他意识形态上头,给阶级对立“拱火”。

  但也有人顺着他的观察指责《绝境盟约》,因为聚焦白人富有孩子们的“安第斯灾难”已经被过度消费了很多年,电影、纪录片、书籍出得太过剩,已有了一种“英雄传奇”的色彩,过于美式。而拉丁世界本应展现给全世界的真正底层故事却不被资本所青睐。

  或许中国观众看到这样的评论会觉得过分敏感、上纲上线,但放在拉美平民主义声量巨大、特别注重阶级议题的语境中周末推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热门!网飞极限生存大片展现震撼人心的道德抉择,这类批评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

  最后,也要实事求是地说,《绝境盟约》虽然毫无疑问是高水平类型片,但以“年度电影杰作”的标准来看,在技巧上还是有些精确有余创造不足,意识形态上比较保守,贴近中产阶级意识形态。

  至于电影能否得到戈雅奖(现在看来极有可能)和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可能性也不小)的垂青,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它都是年度观影片单上不该错过的作品之一。rphprnusa.com